當前位置:關注 > 正文
天天速讀:現(xiàn)代設計讓傳統(tǒng)工藝煥然新生,江南布衣探索振興鄉(xiāng)村新路徑
2023-05-25 12:35:59 來源: 貝殼財經(jīng)

“吳越春秋地,江南細雨靡。佳人油紙傘,青石小橋皮?!睋伍_一把傘,收攏一節(jié)竹。這,是獨屬于江南的浪漫。

史料記載,杭州油紙傘最早出現(xiàn)于清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,至今已有250余年的歷史。但隨著社會進程的變化,油紙傘逐漸退出現(xiàn)代生活,轉而走進博物館,成為那里的藏品。

“如何讓一件件傳統(tǒng)手藝不僅僅躺在博物館里,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?!痹诓痪们芭e辦的江南布衣2023年“布衣視界”活動上,融設計圖書館、品物流形創(chuàng)始人張雷這樣說道。


(相關資料圖)

事實上,一直以來張雷不僅在思考,他也在為傳統(tǒng)工藝的傳承做著什么。

2010年,張雷和Christoph John、Jovana Zhang一起去到余杭瓶窯結識了油紙傘傳承人劉有泉。他了解到,光是制作一把傳統(tǒng)的油紙傘就涉及了70多道工序?!斑@么復雜的過程,完全可以衍生出不同的作品?!睆埨滓庾R到,可以基于這個思路做一些嘗試,至少讓傳統(tǒng)工藝重回現(xiàn)代生活。

兩年后,他帶著一把用制作油紙傘的宣紙“糊”成的椅子,斬獲2012年米蘭設計周衛(wèi)星沙龍展(SaloneSatellite)全場唯一大獎 (Design Report Award)。

紙椅“飄”。

如今,這把名為“飄”的椅子,被陳列在位于杭州郊區(qū)青山村里的融設計圖書館禮堂中。

被一座圖書館喚醒的鄉(xiāng)村

提起融設計圖書館落地青山村的緣由,就要將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15年。

彼時,張雷已經(jīng)創(chuàng)建了品物流形設計工作室,并和另外兩位創(chuàng)始設計師——來自德國的Christoph John 和來自塞爾維亞的Jovana Zhang共同發(fā)起了“From余杭”計劃和“融”設計展。過程中,他尋訪全國各地的村落,帶回來了上千種中國傳統(tǒng)材料,并以融設計圖書館為據(jù)點,舉辦每年一次的傳統(tǒng)材料主題創(chuàng)作活動和展覽,邀請國內(nèi)外的設計師駐場創(chuàng)作,以此推動設計創(chuàng)作,促進傳統(tǒng)手工藝材料和當代設計的融合。

同一時間,在漫長的歲月里,安逸得像是古樸“世外桃源”的青山村,也正在探尋屬于自己的轉型路徑。據(jù)張雷介紹,村落的東側有一處龍塢水庫,供給著青山村2600多名村民的日常飲用水。但2014年的水質監(jiān)測報告顯示,這里水質未達標,面臨污染問題。而這,皆是源于水庫上游匯水區(qū)1600畝竹林里,使用過量除草劑所致。

張雷告訴記者,為了緩解水源污染的狀態(tài)以及幫助村民擺脫僅靠竹子為生的困境,他和品物流形的設計團隊受邀來到青山村,引導村民學習手工藝。三年后,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,龍塢水庫的水質從三類變?yōu)橐活悾嗌酱逡仓饾u建立了一條手工藝產(chǎn)業(yè),帶來綠色收入。

也是這三年,張雷愛上了青山村的山水,他的設計理念漸漸和自然生態(tài)、傳統(tǒng)文化融合在一起?!叭吮揪蛠碓从谧匀?,回到鄉(xiāng)村,我可以站在祖先的肩膀上去思考未來的設計,因為山水影響生活方式,影響制造方法,影響我們的設計。”張雷說,2017年,他和品物流形設計團隊作出了大膽的決定——將中國第一家研究和傳承傳統(tǒng)材料的“融設計圖書館”從杭州市區(qū)搬進青山村。在決定駐扎青山村后,他們將這里只剩骨架的廢棄東塢禮堂進行了改造,以最大程度的保護和利用對禮堂進行修繕。經(jīng)過長達十個月的建設過程,最終東塢禮堂完成了向融設計圖書館的轉變。

而今,在這個上世紀60年代的木結構夯土建筑內(nèi),陳列著上千種中國傳統(tǒng)手工藝材料、來自不同國家的設計新作以及江南布衣聯(lián)合融設計圖書館的研究成果。它們被細致地分類、保存、解構,并免費開放給獨立設計師,供他們從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里汲取靈感。

位于青山村的融設計圖書館。

在張雷看來,鄉(xiāng)村振興需要文化的注入,但品牌與企業(yè)的加入,則會為鄉(xiāng)村帶來更多機遇?!叭诘囊馑计鋵嵤怯袃蓪雍x。第一層含義是融化,第二層含義是融解。將中國傳統(tǒng)手工藝融化成材料和工藝,然后再將它融解到我們的當代設計中去。”

張雷告訴記者,無論是青山村還是江南布衣,本質上都是不同領域的平行線,“就像是油紙傘和宣紙椅子,我們最終還是交融了?!?/p>

一只“蟈蟈虎”,江南布衣與融設計圖書館“交融”的起點

融設計圖書館落地后,吸引了近40位國內(nèi)外頂尖設計師來到青山村。設計師們生活在這里,也反哺這里,開始教授村民手工藝,并在張雷和團隊的帶動下,發(fā)動當?shù)卮迕窀鄥⑴c竹編、竹刻、金屬編織、榫卯等工藝品的制作?!爱敩F(xiàn)代設計理念和傳統(tǒng)手工藝相互碰撞,產(chǎn)生的效益就會無限疊加。”張雷如是說。

時間來到2022年的春節(jié),以傳統(tǒng)編織工藝創(chuàng)作的藝術裝置“蟈蟈虎”走出青山村,走進城市商場的江南布衣+集合店。記者了解到,6位青山村手工藝人在中國傳統(tǒng)的竹制六角編基礎上,穿插毛氈、毛線、綁帶、噴漆等手工技藝制作,并利用江南布衣的往季庫存布料,在保留傳統(tǒng)編織作品自然之美的同時為藝術裝置注入新的生命。而這,是江南布衣與融設計圖書館“交融”的起點。

“蟈蟈虎”六種形態(tài)之“生龍活虎”。

江南布衣+集合店內(nèi)的“蟈蟈虎”藝術裝置展覽。

據(jù)張雷形容,在與江南布衣合作前,雙方是不同領域中互相仰望的存在,“當我們相遇后,又不斷碰撞出更多火花?!?023年4月下旬,融設計圖書館展出的主題是“交錯編織”,這是江南布衣聯(lián)合融設計圖書館開啟的為期5年的“布盡其用”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。融設計圖書館的研究總監(jiān)盧靖毅在整個項目的研究過程中帶領團隊走過了中國東西南北,共同探索與記錄著手工編織的影子。

時光不負趕路人,兩條交融的平行線碰撞出了豐碩的成果。6月,融設計圖書館將攜手江南布衣共同于“設計上?!迸e辦“融·編織”設計展。同時,品物流形為JNBYHOME創(chuàng)作的兩款概念作品以及“布盡其用”的部分研究成果也將展出。

“一根根線串起了各地手藝人的智慧和想象,交錯編織是溫暖且感性的。我們希望,通過回到一件衣服的起點,從一根線出發(fā),探索線是如何織造成布,如何被染色與印上圖案,如何裝飾或縫合一塊布。”張雷這樣說。

文/于夢兒 校對/趙琳

關鍵詞:
責任編輯:zN_2554